來源:花卉報 作者:陳美諭?
【概要】“掛證”專項整治進入全面排查階段已經兩月有余,浙江、河南、江西、貴州、黑龍江等多地都在開展統計、處理“掛證”人員的工作。據了解,僅四川省內就有1400多名建造師被注銷證書,可見此次審查力度之嚴。繼園林資質取消后
“掛證”專項整治進入全面排查階段已經兩月有余,浙江、河南、江西、貴州、黑龍江等多地都在開展統計、處理“掛證”人員的工作。據了解,僅四川省內就有1400多名建造師被注銷證書,可見此次審查力度之嚴。
繼園林資質取消后,嚴查“掛證”對不少園林企業來說又是不小打擊。尤其是小企業,本來專業人手就不足,“掛靠”之路被堵死后,更加難以為繼。
針對此,記者采訪了若干園林工程企業項目負責人,以求了解園林工程企業現狀,“無奈”是目前的主流聲音。


證書掛靠查得嚴了,證書在企業承接工程時的作用依然重要。
據了解,園林綠化工程體量不同,對項目負責人的資質要求也不同。在北京,千萬以下的工程一般要求中級園林工程師任項目經理,更大體量、更高標準的項目則需要高級園林工程師或二級建造師。二級建造師可直接參與要求園林綠化工程師的項目競標,在招標中占絕對優勢。
隨著“掛靠”人員被取消從業資格,“二建”更緊缺了,吃香程度扶搖直上,引發了一波考證熱。
正是“考證”遭到了不少從業者“吐槽”。因為園林工程招標需要的“城市公用建造師”考試中,市政建設內容占比100%,完全沒有苗木種植與養護的相關內容。
不可否認,作為一項綜合工程,園林施工需要園林、土建等交叉領域的知識。園林工程項目負責人具備市政建設基礎知識無可厚非,但園林景觀建設有其特有要求:苗木種植位置、方式、品種、后期養護等操作都決定了景觀效果。項目負責人需要熟練掌握相關園林知識,但這些知識在從業資格考試中卻沒有任何體現。
由此,“有證的不會干活,會干活的沒有證”之類的說法在業內廣為流傳。
園林行業“地位”誰來給?
招標標準短期難改
為沖破困局,園林行業一直在尋找更科學有效的招標制度。
2017年以來,不少地方協會試行了“企業信用評價體系”。這些評價體系中,對項目負責人考察以園林工程師為加分標準,同時考察項目參與經歷,以確保項目負責人的專業知識儲備與實踐經驗。
據了解,福建省園林綠化施工企業信用評價系統于2018年上線,并計劃參與企業投標施工建設。記者從幾家廈門園林企業處了解到,當地大部分施工企業都參與了信用評價,但此體系在招標過程中尚未發揮作用。浙江省景觀設計協會反映的情況也是如此,該省較早便推出了園林企業信用評價體系,但受多方影響,如今信用評價體系已經擱淺。
記者從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處了解到,目前信用評價體系以省為單位頒布試行,住建部對信用評價體系應用的態度尚不明確,全國層面的園林企業評價體系難以執行?!靶庞迷u價體系”是否能夠作為企業參與招標的指標成了未知數。
與其他建筑工程相比,園林工程確實體量較小,話語權不多??磥?,園林行業想推出自己的專業標準道阻且長。

調整心態立足當下
兩個月嚴查“掛證”使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地位更加凸顯。
有數據顯示,全國超4000萬建筑行業從業者中,有建造師證人數不足5%。園林領域雖無準確數據,但根據實際情況推測,有證者更是鳳毛麟角?!皣啦椤比∠舜笈`規人員從業資格后,二級建造師待遇一路水漲船高。既然“不懂行”的建造師已基本被阻隔在項目之外,從業者可積極考證,成為懂原理又懂實操的高級技能型人才,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。
得人才者得天下。園林企業不如趁此機會,規范施工流程,完善人才制度,合理配置成本,為專業型人才現場履職提供保障??v觀幾家國內知名園林企業,有從業資格的人員占員工比例已不斷攀升。
一滴水入池的漣漪很快會消散不見,無數水滴聚成海潮激起的浪花則力量驚人。園林行業正面臨著從水滴向浪潮轉變的機會。
與過去相比,園林行業面臨著更多機遇———生態文明建設、美麗中國建設、美麗鄉村建設的時代背景為園林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這一階段,變得更規范的工程管理制度,更嚴格的監管體系是一道想發展必過的“坎”。
對園林企業來說,與其推諉抱怨,不如提升能力、適應規范。待行業整體實力更進一步,未必不可做出切實可行的行業標準,反推園林行業標準與規范的健全,實現行業地位的提升。